金融危机下,欧洲主要光伏应用国家纷纷削减光伏补贴,导致国内光伏出口下滑。与此同时,贸易保护抬头。
2012年欧、印等国家和地区继美国之后先后发起针对我国光伏电池产品的“双反”调查,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光伏电池产品的出口,进一步加深了我国光伏行业危机。
2012年5月和10月,美国商务部对我国光伏电池“双反”调查分别做出初裁和终裁,对我国晶体硅光伏组件征收2.9%至4.7%的反补贴税,征收31.1%至约250%的反倾销税。如果说美国的“双反”裁定对中国光伏行业是一次巨大打击,欧盟提起的“双反”调查极有可能是灭顶之灾。
2012年9月和11月,欧盟委员会先后决定对中国光伏电池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范围囊括了光伏产业上下游的几乎全部产品,包括硅片、电池片、组件,在2013年2月还加入了光伏玻璃。欧盟市场是我国光伏电池产品出口的主要对象,2012年占我国光伏电池产品出口额超过65%。若欧盟最终裁定我国光伏电池产品倾销成立,对在欧债危机和美国贸易保护措施影响下已不景气的中国光伏行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并可能致使未来数年我国光伏行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受此影响,2012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组件出口额仅127亿美元,同比下滑43.8%。国内多晶硅企业纷纷停产。截止2012年底,全国仍在保持开工或低负荷运行的企业仅有8家,产能约占全国总产能的50%。海外上市中国光伏企业全线亏损。
图表1 2012年海外上市中国光伏企业陷入巨亏(单位:百万元)
图表2 光伏产品价格变化情况(单位:美元/千克、美元/瓦)
图表3 光伏产品(硅片)价格变化情况
单位:美元/片
图表4 光伏产品(组件)价格变化情况
单位:美元/片